
著 者:黄士元著
出版者:中国法制出版社,2015
ISBN:978-7-5093-7023-0
索书号:D925.2/729
--------------------------------------
本书的第一部分是对我国近年来纠正的六起非常有影响的刑事错案的详细描述, 展示了在这些案件中无辜者为何被确定为嫌疑人, 公检法机关如何一错再错, 将无辜者投入监狱, 无辜者如何不懈抗争, 案件如何最终被纠正, 错判有罪对无辜者产生了何种影响。在这里, 你不仅能看到正式的法律制度, 还可以看到日常的司法实践, 不仅可以看到案件的展开过程, 也可以看到案件背后的人生和人性。本书的第二部分讨论的是刑事错案的成因、发现与纠正。本书作者认为, 错案成因可以分为三类: 直接原因、环境原因和心理原因 (主要表现为包括“隧道视野”、“证实偏差”、“后见偏差”等在内的各种心理偏差)。心理原因不容易被注意到, 却对错案的形成有更根本的影响。绝大多数直接原因, 如刑讯逼供、隐瞒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证据、强迫证人提供不利于犯罪嫌疑人的证言、忽视辩护律师的合理意见等等, 都是多种心理偏差的外在表现, 而绝大多数环境原因, 如不合理的考核方式, 司法经费不足等等, 之所以会导致错案, 主要是因为它们强化了这些心理偏差。了解错案形成背后的心理偏差不仅有助于更深刻理解错案的成因, 进而提出更为有效的预防错案的措施, 还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为办错案的公安司法人员去污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