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展览 | 穿越千年的凝眸 ——云冈石窟艺术线上展
发布日期:2020-11-03 10:49:57   |  浏览次数:1285


  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冈石窟,就文物保护工作进行调研。总书记指出,云冈石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色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这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要坚持保护第一,在保护的基础上研究利用好。总书记的讲话阐明了云冈石窟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上的重要价值,为云冈石窟的保护、研究指明了方向。


  恰好此前云冈石窟研究院与青岛出版集团合作,历时数年,出版了20卷本的《云冈石窟全集》,积累的丰富、系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借此之便,浙江工商大学图书馆联合云冈石窟研究院、青岛出版集团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院校、图书馆和相关机构,共同发起本次线上展览,让广大读者一览云冈石窟这一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瑰宝。


这灵岩石窟更是后魏艺术之精华——中国美术史上一个极重要时期中难得的大宗实物遗证。——梁思成

万亿化身,罗列满山,鬼斧神工,骇人心目。一如来,一世界,一翼、一蹄、一花、一叶,各具精严,写不胜写,画不胜画。——冰心

云冈石窟的庄严伟大是我们所不能想象得出的。必须到了那个地方,流连徘徊了几天、几月,才能够给你以一个大略的美丽的轮廓。你不能草草的浮光掠影的跑着走着的看。你得仔细的去欣赏。——郑振铎

天教微雨为清尘,来看云冈万佛身。佛法虚无何足道,人民万古显精神。——郭沫若

巨业之存,石象()之泐,成住坏空,佛如是说。石象()多泐,巨业犹存,护持久远,功归人民。护持久远,亦有坏空,成住相续,巨业无穷。——赵朴初

云冈石窟影响范围之广和影响延续时间之长,都是任何其他石窟所不能比拟的……对它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成了研究东方早期石窟的关键;对它研究的深入与否,直接影响一大批石窟的研究工作。——宿白



前言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城西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今十里河)北岸。北魏旧称武州山石窟寺或代京灵岩寺。石窟倚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现存大小窟龛254个,主要洞窟45座,造像59000余尊,是我国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石窟规模宏大,造像内容丰富,雕刻艺术精湛,形象生动感人,堪称中华佛教艺术的巅峰之作,代表了公元5世纪世界雕刻艺术的最高水平,是人类艺术史上的精华。

云冈石窟是东西方宗教和文化碰撞所产生的,是了解公元5世纪文化发展及其宗教思想的真实、直接的明证,也是世界雕塑艺术史中非常震撼和有感染力的优秀作品。石窟中雕刻的佛、菩萨、护法、供养等各类人物及其组合形式;龙、鸟、莲花、忍冬等各类动植物装饰图案;洞窟形制、龛式、壁面布局等建筑形式,均体现了佛教及其艺术发展中最辉煌时代的本质。是今天人们回顾历史、欣赏艺术的最佳选择之一。

早在20世纪初,尽管地处偏僻、道路难行,还是有不少国内外探险求知者不畏长途跋涉来到云冈参观访问,进行了或零星或系统的调查记录。其中日本学者伊东忠太1902年来云冈考察后发表了云冈石窟旅行记,成为近代以来最早将云冈介绍给世界的学者。此后,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一批批国内外考古、建筑、美术等各类专家或普通民众来到云冈石窟,进行不同程度的参观游览和记录调查。

今天,云冈石窟已然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各国人民进行参观、考察和学习的重要人文景观之一。其具有的社会价值,亦为专业人士和广大民众所珍重。由中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多国石窟保护专家共同编撰的《国际文化遗址管理》一书认为云冈具有以下重要价值:

——具有不容质疑的美学价值。(在洞窟中)可直接,明了地感受到激动人心的伟大艺术,它们熟练、巧妙地展示了一种综合性的、充满自信的文化;

——对一个特定群体,并且总的来说对社会具有重要的社会或精神价值,其中部分价值是指观众从中得到的欣赏及鼓励;

——具有历史价值。它们展示并提供了人类文化发展的见证,或文化历史内的一个重要阶段或时期。它们是该文化时期某一特定个人或群体的作品,这些人对这一文化具有重大影响。它们帮助今日之人们了解其祖先的生活及思想;

——对考古、历史,或其他科学调查者而言具有研究价值,这种价值从别处无法获得来源;

——由于(云冈)对观众具有吸引力,因而很好的反映了中国的文化成就。

由于云冈石窟涉及洞窟和造像数量巨大,无法再此一一呈现,本展览仅从《云冈石窟全集》中挑选了部分代表作品,供诸位读者一窥其豹。


——————

1



1窟中心塔柱西南侧上层龛像

塔柱上下层均有出檐。下檐为仿一斗三升人字拱(雕刻为兽形和天人形)支撑的瓦垄屋顶,瓦垄下檐为半圆形檐椽。 上檐为方形宝盖,宝盖内顶部雕刻宝装莲瓣图案,靠塔身内侧为原雕,外侧为修补后的仿品。


2

2窟中心塔柱

洞窟内平面呈长方形,地面南侧宽7.55米,北侧宽约8.1米,纵深约10.8米,地面至窟顶上下高约6米。规模略大于第1窟。平面方形塔柱由塔基、塔身和塔顶组成,塔身高4.24-4.33米,分四层结构:第123层四面瓦垄顶出檐下仿一斗三升人字拱,各层开龛造像;第4层为未完成的方形宝盖,且风化坍塌严重。塔顶四面呈弧形与顶部自然衔接。


3

3窟后室三尊

在宽约10米,高约13.1米的面积中,雕刻了一佛二菩萨大型造像。人物肌体造型丰满,塑造的应是“西方三圣”形象,即中央主尊为阿弥陀佛,左侧为观世音菩萨,右侧为大势至菩萨。


4

4窟外景

4窟位于第3窟西侧的小山包中。主窟坐北向南,为中心塔柱式洞窟。西侧并列的一个敞口洞窟,被列入其附属洞窟,编号为第4-1窟。洞窟外壁高约8米,中央下方为窟门,窟门上方东西两侧各开明窗,窟门和二明窗呈倒“品”字形结构,外壁有现代维修加固痕迹。窟门位于石窟中央下部,底部高出窟外基岩地面约0.9米。窟门高约2.1米,宽约1.8米,东西两壁和顶部均无雕刻内容。东西两侧窟内地面高出窟门地面约1.4米。

4-1窟东壁盝形龛

龛式高出地面85厘米,为折屏式方格盝形龛龛楣。龛中央交脚菩萨像残存素面高冠,面部风化,颈饰项圈,帔帛于腹部十字穿环,下着羊肠大裙。方座两侧各雕一狮子,其中北侧风化严重,南侧狮头保存略好。龛楣折屏式方格内各雕坐佛,残存5尊。帷幕上雕天人牵华绳供养,左侧供养天可见有头光,着通肩式袈裟,双手合十、牵华绳。龛柱外两侧各雕胁侍菩萨,皆有桃形头光,风化较严重,其中北侧菩萨像风化尤为严重。龛楣左右两上隅雕供养天,南侧可辨者三身、北侧一身。


5

5窟门东壁二佛树下禅坐

5窟窟门内东西壁上层,两尊袒右肩之禅定印坐佛,一左一右端坐于枝叶繁茂的菩提树下。对称、优美、稳定、肃穆,画面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与云冈大量出现的根据《妙法莲花经•见宝塔品》塑造的多宝、释迦二佛均作无畏、与愿手印的并坐像不同,这里塑造了一对履行《大般涅槃经•圣行品》之律、在树下坐禅修行的佛像:身着袒右肩袈裟、呈禅定手印的2身佛陀,分坐于枝叶茂盛、树冠巨大的菩提树下。正是:“我今当为爱乐贪求大乘经故……居家迫迮犹如牢狱,一切烦恼由之而生;出家宽旷犹如虚空,一切善法因之增长。……乃至坐于道场菩提树下,虽有天魔不能令其退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复不为死魔所散。”这里用心刻画了一处静修禅法的境界:树干的沧桑、树枝的繁茂、树叶的朝气、树冠的优美,佛教的圣树来源于自然而不同于自然;天空上舞动身姿的紧那罗,已然与飘飞的莲花化生一起,迎候着芸芸众生的光顾。


6

6中心塔柱东南角

洞窟平面方形,平顶,中央塔柱直抵 窟顶。塔柱平面呈方形,东西宽约7.3 米,南北长约7.9米,高约15米。须弥基座,高约1.2米,上端饰波状忍冬纹,四角雕狮子。塔身分为上下两层。下层高约7.4米(含基座),四面雕圆拱、盝形重叠大龛,南北两龛分别为坐佛和二佛并坐,东西两龛分别为交脚菩萨和倚坐佛,构成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序列。龛侧下层雕众胁侍像,上方为佛经故事,龛楣格内有高髻或夜叉飞天。下层顶部为仿木构屋檐,上雕瓦垄、莲花瓦当,檐枋下刻椽头。四角千佛列柱雕纵向单列禅定坐佛,柱顶置栌斗。上层的大须弥座四角各雕大象,前半身立在角瓦上,后身隐没于须弥座中。座角置九层方塔,第1层四角各雕一覆钵式小塔,第 2层至第9层,四周镂空雕角柱。上层四面均为一佛二菩萨像。窟顶平棊方格,南面、西面、东面各九格,北面五格,格内雕诸天仆乘。


7

7后室南壁窟门左右文殊维摩对坐像

云冈石窟根据大乘佛典《维摩诘经》塑造了很多文殊菩萨与维摩诘的对坐像。此“文殊问疾品”图像是出现时间最早的一幅。其中窟门东头戴尖顶帽、手摇麈尾,似侃侃而谈者,也是中国佛教石窟寺较早的石雕维摩诘像。窟门西头顶宝冠、身向右侧、神态自若者,当是遵从佛旨来到维摩居所前来“问疾”的文殊菩萨。

我们注意到,此造像之艺术“精神”似与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的萨克斯坦江布尔河谷保存的一尊属犍陀罗艺术风格的摩崖石雕菩萨造像具有神态与造像技艺上的惊人一致性。由此反映了北魏平城和云冈石窟繁荣外文化交流的事实。同时,这些并非偶然的继承与被继承或是相互借鉴的艺术交汇关系,体现了公元5世纪透过丝绸之路实现的欧亚大陆的文化交流及其在北魏平城的融会与完美落地。



8

8后室门窗间龛内供养天

该像五官端正,圆形头光与帔帛均用浅浮雕技法,双手合掌作礼,造型简洁、形象生动。


9

9前室北壁

前室北壁东西宽约12米,高约10.4 米。壁面上部中央设明窗,下部中央开窟门。在明窗下端和窟门两侧各有一横向水平的莲瓣纹饰带,向两侧东西壁面水平延伸,将整个洞窟东、西、北壁面分割成了上、中、下不同的空间层次。窟门门额立框上浮雕连环忍冬纹与龟背纹间隔组成的装饰图案。窟门上面雕庑殿顶饰,屋檐下装饰斗拱与飞天,两侧各雕一身手执金刚杵的金刚神形象。北壁壁面分五层。 第1层为供养人行列,残损严重;第2层浮雕一组睒子本生故事画,其汉风浓厚;第3层为两侧对称的盝形龛,内雕交脚菩萨像。龛柱为汉式柱身、爱奥尼亚式柱头。第4层中央为圆拱形明窗,明窗两侧外道形象遥相呼应。左右塔形柱将明窗及两侧的圆拱龛隔开,圆拱龛内雕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对称均衡。第5层与窟顶连接处装饰天宫伎乐。整个壁面布局运用中国汉代画像石的传统手法,中西合璧,充分反映了佛教艺术进入中原地区的中国化过程。



10

10前室东壁上层交脚佛屋形龛

此仿木结构庑殿顶式建筑,与第9窟前室西壁上层建筑结构、样式相同。殿身用方形塔柱分成三开间,明间雕坐狮子座的交脚佛,两侧梢间各雕立菩萨和飞天。金翅鸟踞正脊中央,左右为三角火焰纹,屋脊两端饰鸱尾;两侧垂脊上各栖一凤鸟。檐部饰圆椽,屋顶刻瓦垄,檐下雕一斗三升拱和人字形叉手。


11

11东壁南端上层太和七年造像龛

这是由佛教“邑社”组织开凿的1个造像单元,分4排雕刻内容。由下至上第1排中央为太和七年造像题记及三大菩萨像,两侧为多层供养行列。第234排分别雕刻二佛并坐、禅定坐佛及交脚菩萨龛像,两侧千佛龛排列有序。由题记内容看,发愿者自感“往因不积,生在末代”“时值圣主,道教天下”,愿以此福,上为皇帝、下为七世父母敬造佛像95尊。碑文所记的54人敬造石像95尊,与造像数目相吻合。



12

12前室窟顶

长方形窟顶雕为8格,每格均呈斗四式藻井,中央用色块表示出叠加的痕迹,井心刻一团莲,四内壁上飞天围绕莲花旋转,体态轻盈。梁枋相交处雕重瓣莲花,诸莲之间有成对的飞天围绕莲花飞舞盘旋。飞天与莲花将窟顶装饰得花团锦簇、繁复奢丽。位于窟顶与东西南壁面衔接处雕刻的高浮雕镂空式大型演奏乐器的乐伎引人注目。


13

13南壁窟门上方七立佛屋形龛

窟门上方并列三屋形龛内雕七立佛,佛像均着褒衣博带式服装,右手结施无畏印,立于莲花座之上。以中央佛为重心,背光左右叠压,具有视觉上的透视效果。此处造像显示了极强的计划性与整体风格的统一性,是云冈石窟大型“七立佛”造型的精典之作。


14

14前室西壁中层菩萨头部

菩萨面容俊秀,属云冈中期风格。头冠中央出束发,双线勾勒右向旋纹,外周莲瓣与旋纹构成同心圆。


15

15西南壁上部

西、南两壁相交为直角,两壁千佛密布、排列整齐。南壁第1层千佛龛较大,西壁第1层雕组合龛。第2层千佛两壁相交对齐,拐角处有的二佛或三佛同处一龛。


16

16窟明窗东壁

明窗宽3.95米、高约5米。明窗外侧向东西扩展的弧形拱内雕刻千佛龛,壁面大致分三层雕刻内容。中央纵向有三个槽孔,是后世安置门窗所开。



17

17窟南壁

南壁下辟窟门、上开明窗,中部壁面东西两侧对称分布四龛。从造像风格看,雕刻时间早于窟门与明窗间的几个龛。整体壁面向窟内凸出。



18

18窟窟内仰视

窟内平面为椭圆形,穹隆顶,南壁开一门一窗。东西宽约16.5米,南北深约 7米,高约16米。北壁主佛身披饰有化佛的袈裟,两翼配置雍容典雅的胁侍佛与菩萨,以及神态各异的弟子。


19

19窟南壁西侧中层佛经故事:罗睺罗因缘

这是云冈较早的佛经故事图像,画面高约3米。释迦佛左手垂于体侧,抚摸一童子(佛子罗睺罗)头顶;右手举于胸前,为施无畏手印;着通肩式袈裟,法相慈和,体魄挺拔伟岸。佛像的衣纹从肩部、胸部、腹部到脚踝,顺滑而下,自胸前至两足间的圆弧状衣纹排列有序。衣薄贴体,胸部、腹部、手足具有很强的立体感,明显受马吐拉艺术的影响,大有“曹衣出水”的风范。佛立像的台座为半圆形的板状,之下的千佛龛随岩体突出呈弧状。胡跪罗睺罗面带喜悦、合掌礼佛,佛经中讲,释迦重返迦毗罗卫故国时,变成1250个比丘形象,“皆如佛身,光相无异”,佛子罗睺罗却不受蒙蔽,径直走向佛足旁跪礼。佛陀即以无量劫中所修三十二功德相之兜罗绵手摩罗睺罗头顶,为其授记。画面构图简明凝练,突出表现了父子相见的主题。


20

20窟露天大佛及以东诸窟

从西部诸窟往东看,昙曜五窟西南壁处于东西一条线上,窟前平坦宽广、视野 开阔。因南壁早年坍塌,第20窟主佛像与左胁侍立佛出露在外。



结语

云冈石窟完整地体现了5世纪的佛教发展、建筑形式、艺术设计等创作思想与动机,成功地实现了人与自然、宗教与政治、继承与创新、本土与外阜等各方面的良性互动,神奇地汇聚了东西方文化艺术精华,成为具有世界性意义的大型古代人文思想聚集之地,形成无与伦比的、计划性和完整性有机统一的大型文化作品。诚如宿白先生在《平城实力的集聚和“云冈模式”的形成与发展》一文中所言;“云冈石窟是……魏国领域内兴凿石窟所参考的典型。……东自辽宁义县万佛堂石窟,西迄陕、甘、宁各地的北魏石窟,无不有云冈模式的踪迹,甚至远处河西走廊西端、开凿历史早于云冈的敦煌莫高窟亦不例外。云冈石窟影响范围之广和影响延续时间之长,都是任何其他石窟所不能比拟的。”

云冈石窟是世界雕刻艺术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之佛教文化的高地。它的博大精深,经历了1600年沧桑烟云。在它身上,笼罩了太多的神秘和与众不同。云冈超拔的气质,需要无数人去呵护、塑造和解读。



*** 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云冈石窟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