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策展人 | 流动的盛宴
发布日期:2025-09-16 10:50:32   |  浏览次数:10

今年读书节期间图书馆推出了“寻找策展人”活动,收到了同学们踊跃报名。本期是由劈里啪啦轰隆队策划的“流动的盛宴”,让我们于书中寻得生活之理趣,觅得生命之真谛。

  

书展介绍

  

  

  

  

书展时间:2023年12月

书展地点:图书馆一楼书库主题展示区

展策团队:劈里啪啦轰隆队

  

  

  

  

书籍推荐

  

书名:《流动的盛宴》

索书号I712.65/97-3

作者:海明威

内容简介:一九二零年代,海明威以驻欧记者身份旅居巴黎,《流动的盛宴》记录的正是作者当时的这段生活,既是巴黎城市风情的素描,也是他与当时一大批旅欧小说家和艺术家的交往速写。不过这本书的写作却是在将近四十年以后,盛宴的“现场”早已消失,所有有关巴黎的个人记忆,都杂糅成一种对于巴黎的共同历史记忆,使得这本书不同于一般的散文,自始至终都带着一抹亦真亦幻的色彩。《流动的盛宴》自从问世以来,就成为描摹巴黎情状的最著名的文字之一,书中的名句“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更是成为巴黎的经典城市名片。

  

书名:《平凡的世界》

索书号I247.5/2368-12

作者:路遥

内容简介:《平凡的世界》(共三部)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也是小说化的家族史。作家高度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作品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特别是主人公面对困境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今天的大学生朋友仍有启迪。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作者在近十年间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划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书名:《当尼采哭泣》

索书号I712.45/428-1

作者:亚隆

内容简介:这是一本经典的心理推理小说,书中人物多来自真实的历史,作者假托19世纪末的两位大师:尼采和布雷尔,基于史实将两人合理虚构联结成医生与病人,开启一段扣人心弦的“谈话治疗”。故事开始于身陷对病人肉欲幻想而无法自拔的名医布雷尔,突然被陌生女子莎乐美邀约咖啡馆。大胆美丽的莎乐美到底会提出什么请求?布雷尔表面上和谐的婚姻生活与正值巅峰的事业能否持续下去?他能否从令人备受折磨的幻想中解脱?尼采的生命困境又是什么?他与布雷尔医生怎样联结在一起?究竟谁是病人?谁是医生?如诗般的语言,理性缜密的思辩,情节充满悬疑。高潮迭起,结局却出人意料……

  

书名:《悉达多》

索书号:I516.45/70-6

作者:黑塞

内容简介:《悉达多》的故事始于少年悉达多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从家庭中叛离,开始了寻觅真正自我的曲折人生。体验过不同的思想,经历过爱欲、权势、财富的诱惑,也罹遇过所爱之人的失去,悉达多从奔流不息的河水中,从撑船渡人渡己的生活中体悟到那独属于自己的生命智慧。回答每个人关于生活与自我的困扰,启迪人们永不放弃追寻,直到把握自己人生的航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黑塞代表作,多种辅文、专家解读、精彩画作,呈现黑塞丰富精神世界。

  

策展团队介绍

  

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 方佳佳

  

一度认为读书只是为了填充弹夹,以便护卫身心,便选择性跳跃式地读了不少所谓的“好书”。不过如今看看,那基本上是为了不存在的假想困境给自己带来的单方面折磨,是无法怀着喜爱向周边的人们分享推荐的锐利“子弹”。之后痛定思痛,调转方向,开始洋洋肆意,卧溪随心而读。这么一来,说出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出自真心,哪怕与先前某某时候的我相悖。在这场流动的盛宴里,能够左右我的,大抵也只有我。

  

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 李静霆

  

从小听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一至理名言长大。当你翻开一本书,就仿佛进入了一个独属于自己的小世界。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独特的精神世界,因此每个人能够在书中窥见的世界注定不同。期待大家在推荐的书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书籍世界。

  

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 柳倩

  

近来阅读,只为两件事情。一为将其作为专业学习不可或缺之要件,二为寻找有关如何爱人的答案。疑惑于如何爱他人,即当走近他者时是否必然意味着塑造与被塑造。《爱欲之死》说:真正的爱欲,是打破自我与他者之边界,无所顾忌地走向他者,沉溺爱欲。因而,如若要言爱他人,则不应只爱自我在他者身上倒影的部分,更应爱他者有别于自我的部分,所以爱他人的本质中已有妥协,而不构成塑造与被塑造的困惑。亦疑惑于如何爱世界,即当面向充满动荡与不确定性的世界时该如何在其中自处。《逃避自由》说:孤立无援的个体如果尝试挣脱社会与文化所赋予的安全关系,彼时的自由也可能无法忍受,唯一的出路在于通过自发性活动与世界产生联系。因而,如若要言爱世界,则应挣脱被动的虚假自我——社会以金钱、声誉与权力赋予“自我”以意义,而应塑造主动的真实自我——自我以自发性、爱与创造赋予“自我”以意义,所以世界之确定性仍受自我把握。我想,爱横亘一生,而断不可以停留在本初的野蛮的状态,爱需要学习。因此,爱会是永恒的议题,也得以使后来者可能通过阅读寻找答案。希望人们通过阅读,了解如何爱他人、爱世界以及爱自己。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温贵兴

  

很喜欢一句话:世界上任何一本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那就,让我成为我自己。

  

外国语学院 何莹莹

  

和书墨有关的事,似乎都是父亲的坚持。家时成山的书,是老父自己一箱箱购进,添进我还算宽裕的脑袋里,养出了一些恰如是处的口味。年初的心境较之于现下,自是大大不同。所荐的几本神话,啜有旧友的怀念和不在此世间的混态。时至年末,冷寒啮咬,倒是沉下心来,细细搓了几本他人的牙慧,寻些似懂非懂处折磨挚友,打些晃拳,作冬日之乐。这当是个读书和炖汤并行的日子,而于盛宴涌流之际,应有酥羊白萝,并黄酒香。

  

对话展策人

为什么给书展起名流动的盛宴呢?

方佳佳:列坐于溪,盘盘珍馐交错置上,歌舞清曲就绪,盛宴已就,仅待你大快朵颐。主食小食,或千金绽盘,或清淡抱皿,皆占盛宴一席,其滋味,宛于流水中潺潺,萦绕周身长年不忘,时刻忆起,余味难尽。

此喻于书于生活亦同一理趣,书为宴,生活为溪,小至图书馆前抚二咪津津自怡,饺子馆内与韭菜馅饺以味蕾阔谈自洽;大至辩场内酣畅淋漓,拔得头筹,与语言学习斗智斗勇,攫取佳绩……有意无意间,所阅文字偕同感悟涌上心头——细水长流亦可,波涛汹涌亦可,皆占这席流动盛宴的一隅,供你细细品味。

故,我等携“流动的盛宴”一主题,以自身已窥得的盛宴一隅,《悉达多》《在细雨中呼喊》《丧钟为谁而鸣》《克苏鲁神话(典藏版)》(后略),诚邀诸位取其间二三盘,品味后投身自己当下生活的清溪中,觅得一场独属于己的盛宴。

哪些书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方佳佳:在推荐的众多书籍中,我最喜爱的便是《当尼采哭泣》。欧文·亚隆撷取历史上的哲学大师尼采、弗洛伊德,心理医生布雷尔、奇女子莎乐美几位人物的部分,杂糅进自我的意识,展开了一场盛大的心理探索。此书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部分,便是布雷尔医生无时无刻不受过去的某位女性病人的幻影的侵扰的心理独白,以及尼采总是对人性刻意恶意解读的倾向。最终二人几经百折,以各自的方式走出心结,实现个体的解放。本人作为共情式阅读者,会如此喜爱这本书,便是因为书中不加粉饰地剥开人性最裸露的一面,从众人皆似的角度给书内书外的人们以极大的肯定慰藉。此外,本书巧妙的叙述手法以及强悍的心理知识储备和哲学思维,将各种心理病症和现实问题及相应的哲学探讨巧妙地融为一体,叹为观止,值得一读。

李静霆:海明威《流动的盛宴》。这不是海明威最负盛名的一部作品,却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触到他的作品。我每年夏天都会重读这本书。《流动的盛宴》是海明威极具自传色彩的散文集,是他为巴黎这座伟大的城市所画的风景的素描。他笔下的巴黎穿插着一条条窄窄的弄巷,充满着时代的光采与锋芒。跟随着他的文字,走过巴黎的大街小巷,看那些文学史上的伟大名字在你眼前鲜活的吐槽、发怒、开怀大笑。这本散漫无拘但清新自然的自传式散文一定能给你带来别具一格的特殊体验。

温贵兴:我想分享《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平凡的世界,讲述一群不平凡的人,像少安一样努力的活着。平凡本就是生活的底色,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对于这个浩渺的世界来说,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这个世界也是平凡的,悲与欢、生与死、穷与富、世事的变更,于历史的长河而言,都是些平凡事。但是平凡的世界,是可以因理想而变得不平凡的。如果为我们平凡的本色添上一抹奋斗的底色,将个人的奋斗与历史的进程交织在一起,就能令原本“平凡的世界”变得精彩纷呈、惊心动魄。

  

办这个书展有什么感受?

何莹莹:书展本是数月前与老朋友意在集聚的约会,于期末月惶惶而来时,倒是有些无措了。思量时久,才拍板而上。只是变成了囫囵吞枣。感恩至极的是接洽同学与老师,自己的工作糊涂一团,好在他们足够耐心,最终解决。感谢随行的朋友们,希望能继续一起办好多好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