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节期间图书馆推出了“寻找策展人”活动,同学们踊跃报名。本期是由匹诺康尼团队策划的“未来方舟”,让我们一起走进科幻的世界。
书展介绍

书展时间:2024年5月
书展地点:图书馆一楼书库主题书展区
策展团队:匹诺康尼队

书籍推荐


书名:《人机大战》
索书号:TP18-49/3-1
作者:克里斯汀
内容简介:每年,人工智能社群都会齐聚洛伯纳大奖赛,这是该领域最令人期待、也最惹人争议的盛事,图灵测试就在此进行,最先进的计算机程序力求让一群评审误认为它们是真正的人类。胜出的程序便可赢得“最有人味计算机”大奖。另外,真正的人也要竞争,胜出者赢得“最有人味的人”大奖。布莱恩·克里斯汀为探索这一荣誉的本质,涉及了大量出人意料的领域:诗歌,把妹达人,远程电话,存在主义,客户服务,象棋和爱情。他的发现令人深省:图灵构思的人工智能测试,最终成了检验我们自己的准绳。



书名:《弗兰肯斯坦》
索书号:I561.44/222
作者:雪莱
内容简介:玛丽·雪莱著的《弗兰肯斯坦/读客经典文库》讲述了弗兰肯斯坦计划要靠自己的力量创造一个生命体,说是想打造一个完美的人。于是,他从坟场精挑细选后挖出尸块,以专业知识判断还能使用哪部分,再将之拼成人型,通过电击赋予他生命。不久,弗兰肯斯坦便发现这是个严重的错误,他制造了一个怪物。于是,他开始追杀这个怪物,怪物也本能地逃亡,双方发生多次冲突。



书名:《大英雄时代》
索书号:I247.5/8147/V.1
作者:Priest
内容简介:Priest著的《大英雄时代(上下)》讲述了:2429年,地球最后的和平时代在繁华的黄昏里终结,走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懵懂的英雄们还在襁褓中羽翼未丰,就已经被推向残酷的大气层外。血与火的时代就此拉开帷幕,顷刻间把中央商圈奔走不息的大片霓虹与橱窗里魅力非凡的模特海报烧成了一把灰烬。“告我地球同胞,敌人没有无往不胜的锋锐,并非无可战胜之神,但有我浩然军魂一息尚存,必与这些数典忘祖之辈血战到底,以安我同胞生者之心,慰我同胞死者之灵。”“我等愿身化飞灰,扬于百万星河。”——直到黎明前的最后一刻。



书名:《克莱因壶》
索书号:I313.45/1851
作者:冈岛二人
内容简介:冈岛二人预言之书,以超强的技术预见力,30年前就已完美构想出虚拟现实游戏体验装置!上杉彰彦从未如此兴奋——他写的故事被伊普西隆研发公司买下,即将制作成颠覆时代的全新游戏《克莱因2》(Klein 2),并受邀与少女梨纱一同担任游戏测试员。上杉彻底陷入了由K2造就的完美虚拟世界,为它的逼真、超前赞叹不已。然而随着测试过程的深入,伊普西隆公司行事神秘得令他生疑,游戏中更不断听到有人警告他:“快逃!” 与此同时,一个自称是梨纱好友的女孩找到上杉,她说梨纱已失踪多日,音信全无。然而在寻人的过程中,两人都开始怀疑对方在撒谎,因为他们的记忆完全对不上……

策展团队介绍

22数字经济 傅滢
恰似漫步于知识的海洋,每一本书皆为承载未来梦想与智慧的方舟,引领我们驶向广阔的未来海域。这不仅是对未来科技与人文理念的一次深度探索,更是一场心灵的盛宴。

22行政管理 赵一玮
我们站在时间的交汇点,既回望过往的智慧积累,又展望未来的可能性。搭载这艘勇敢航向未来的方舟,挑战未知,勇往直前,探索未来的无限可能。

23给排水 汪宇涛
每一种创新理念,都像是破浪前行的方舟,勇敢探索未知的领域。此次书展不仅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与憧憬,更激发了我对于知识的渴望与追求,吹响启航的号角,在知识的海洋中乘风破浪,迎接未来的曙光。

22行政管理 孙静
每一册佳作都是智慧的灯塔,照亮未来的航道。在这片智慧的殿堂,我们仿佛穿梭于未来与现实之间,探寻那些可能翻转世界的奥秘。

23工商类 孙丽怡
我们的一切,不是星尘,就是创世的余烬。在书中读到星辰大海,感受到世界的起源,星宿的轮回。所有的遇见是无数星空的骨架,我们犁的土都是星辰,随风四处飘散;而在一页页篇章中,我们饮下了宇宙。
对话策展人
Q1
可以给我们分享一下本次书展主题“未来方舟”的来源吗?
A
“方舟”这一古老的象征——在许多文化中,被视为生命和知识的庇护所,承载着希冀,在历经狂风暴雨后达到新生的彼岸。将其与“未来”结合,便形成了一个充满想象力和前瞻性的概念。在这里,“未来方舟”象征着人类对未知未来的探索和憧憬,承载着我们对科技、宇宙、智慧乃至整个人类未来的期待和梦想。
Q2
哪本书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A
(汪宇涛)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人机大战》,作者布莱恩·克里斯汀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悬念和危机的人机大战场景。在这个场景中,机器人不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工具或助手,而是拥有独立思考、自我进化甚至超越人类智慧的强大存在。与此同时,人类则在这场大战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境。书中对于人机大战的描绘,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科技的双刃剑效应。一方面,科技的进步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福祉,但另一方面,它也可能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隐患。尤其是在人工智能这个领域,当我们赋予机器越来越多的智能和自主权时,如何确保它们始终为人类所用,而不是反过来成为人类的敌人?
B
(赵一玮)就我而言,我觉得是《弗兰肯斯坦》,这本书与我们所认知的科幻小说略有不同,他通过怪物与创造者的故事,探讨了人类创造力的界限以及科学实验可能带来的道德和伦理问题,让我深刻体会到,即使是出于善意和好奇心,人类的创造行为也可能带来不可预见的负面后果。因此,我们在追求科学进步的同时,也必须警惕其可能带来的风险和道德责任。
C
(孙静)我想分享《大英雄时代》这本书,看完整部小说,我觉得全书的主旨都凝聚于“我等愿身化飞灰,扬于百万星河”一句中。在数次敌我悬殊,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数不尽的英雄义无反顾地选择与敌人同归于尽。其中有默默无名之辈,如海盗耶西;也不乏位高权重之人,如将军赵佑轩、杨靖和,将一生奉献给科学的汪仪正。他们葬身于浩瀚星海,几十年的光阴岁月在一瞬间化成小小尘埃,但是他们的精神永存,他们已和宇宙融为一体。他们的离开是太空军的损失,亦促使主角们快速成长,在战与火的磨砺中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年纪轻轻就已在敌人的坚船利炮前面不改色,游刃有余。
Q3
谈谈策划完书展后的几点感受?
D
(傅滢)策划书展时,首要考虑主题与当今时代的契合,其次,要依靠我们策展人的共同合作,努力确保书展主题可以有浏览量,跟踪社会与时代趋势,甚至引入创新元素,以展示未来的可能性。同时,鼓励团队协作,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专长和创意,以提高书展的质量,创造出独特而令人满意的体验。
E
(孙丽怡)策划完成“未来方舟”主题书展后,内心感受到了深深的责任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引领公众关注未来,思考未来,不仅仅是对科学技术、人工智能的遐想,更是对人类生活方式、文化、伦理的深度反思。此外,也有一种探索的兴奋。通过策划这样的书展,自己也在不断学习、发现新知,仿佛也乘坐上了探索未知的“方舟”。最后,感受到了深厚的希望。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激发更多人对未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共同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